江都邵伯历史人文——地方民歌《拔根芦柴花》的由来

2023-02-23 10:11
订阅
已订


拔根芦柴花


 古镇邵伯历史攸久,文化底蕴深厚。民歌、小调甚多,现已整理出版的就有一百七十多首。最为出名的当数《拔根芦柴花》和《撒趟子撩在外》这二首亚洲民歌了。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642.jpg


三月二十八是邵伯传统的庙会。三月二十八,上街看菩萨,成为人们流传至今的口头禅。除了拜菩萨,在美好的春光里,在三夏大忙前人们通过赶集添置一些农具。年轻人更是闲不住,他们利用庙会聚至运河边唱歌、对歌,歌唱得好的就称歌王。


当时有个姑娘叫英子,歌唱得特别好,她的歌声征服了很多年轻人。她成为歌王后,每年三月二十八大家都希望她能来唱歌。


  这项活动的组织者每年都提前邀请她。但因为她是渔家女,住无定处,今天在运河打渔,明天可能在里下河,后天说不定又去了长江。有一年庙会前组织者好不容易找到了她,但她指了指自己张开的嘴巴说:“我喉咙又红又肿,嗓子也哑了,今年唱不成了”。正当组织者失望之时,一个路过的溧阳郎中说:“不要紧,我开个方子,不用你花钱,吃了这付药,保你三天就能唱歌”。听者将信将疑,心想游医肯定是说大话。什么神奇的药方呢?郎中说:“你去邵伯湖水深浪急的地方,把露出来的芦根加陈年的芦花煮水喝”。姑娘照方去办,果不其然,三月二十八之前嗓子真的好了。


  为了表示对路过医生的感激,也冲着自己的好心情,看着运河边的芦花,那天一上来她就利用栽秧号子的旋律,填上了新词唱开了:“叫呀我来呀吗我呀就来了,拔根吗芦柴花……”。听到如此美妙的歌声,掌声如潮!从此后,这首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拔根芦柴花》的民歌就传唱开了,也成了邵伯这一带脍炙人口的地方名歌了。

 

【作者许红林简介】


退役军人,邵伯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扬州市“运河之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运河文化宣讲员。



webwxgetmsgimg (1).jpg

记者:许红林 佳言
来源:
编辑:扬州广播FM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