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汊河中学积极推进“家校育人共同体”建设,通过全员家访、校园开放日、建立家委会等家校共育活动,收获了家长的一致好评,真正实现了家校工作多角度、多层面细致渗透。
全面家访,架好沟通的桥梁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座桥梁,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扬州市汊河中学连续近十年开展全员家访,全体教师放弃假期休息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系列活动。
通过与学生、家长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教师们不仅向家长反馈了学生在校点点滴滴的进步、不足和努力方向,而且了解到了学生实际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以及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同时听取了家长的希望、要求,并解答了家长们教育、沟通方面的困惑。本学期,截止目前,共有近60名教师家访了约350户家庭。
汊河中学德育主任顾在华介绍,全面家访的推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身心健康的改善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更好的融合了家校关系,让教育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
在全面家访的基础上,汊河中学各班班主任针对本班的“特殊”学生开展了独特的精准家访,他们或是家庭困难,或是心理亟需疏导,或是心有隔阂的亲子矛盾。班主任们深入家庭,细致了解情况,及时伸出援手,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融入校园、投入学习,帮助家长们解忧排难。
同时,汊河中学的校长也会走进学生家,很多家长都说,以前有老师曾经到家里家访过,可是校长亲自来,还是头一回,深深感动。
创新举措,建家校共育交流平台
为了推进家校共建,汊河中学创新开展家校共育交流平台——新家长学堂。
学校建立完善的新家长学堂组织,由校长、关工委、德育处、教务处、团委、家长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新家长学堂指导委员会。平时以班主任例会为主渠道,每周定时间定地点,由校长室和德育处对班主任进行有关新家长学堂方面的专题工作交流培训,再由班主任通过家校通平台、《自主学习记载簿》、班级网页、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将相关精神和工作思路传达到家长。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以《家长必读》为基础,结合实际,按年级和学期情况,对新家长学堂学员进行集中培训, 组织专门力量授课,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学员进行家庭教育思想的传输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每逢重大活动如开学典礼、升旗式、学校开放日等,邀请部分新家长学堂学员参加。学校开展“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校园年度十件大事”等重大活动,引导新家长学堂全体学员参与,他们或者是候选人,或者是评选者,使学员们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提高。
在家长方面,学校为每位新家长学堂学员专门制作了《汊河中学新家长学堂学员培训手册》,每次授课后,对培训的内容和学时作专门记录。为强化培训工作常态化效果,学校将《汊河中学新家长学堂学员培训手册》的记录作为评选优秀新家长学堂学员的重要依据。
深度合作,增强高效的家校互动
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开放日、艺术节……一个个固定的活动,让家长们感受到了新鲜而高效的家校互动。不管是学生的饮食、校园环境,还是老师讲课的方式方法,汊河中学家委会的家长们都可以提出他们的合理意见,这已成为学校共育活动的重要举措。
同时,汊河中学每学期都会开展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走进校园,通过听课、参观、座谈、试餐多种方式,全方位“浸入式”体验校园生活。平时也会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向家长展示班队主题活动,或者将班队主题活动材料通过班级札记、班级主页、微信群等,及时传达给家长,使他们及时了解班级教育主题,有利于家庭学校相互配合,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并扎实推进“幸福父母”大讲堂、“一个孩子的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汊河中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明修身为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为核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规律、新对策,不断浓郁家校共育氛围,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探索形成“同心、同步、同向”的富有校本特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融教育”系统,让新家庭实验教育工作惠及广大师生与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