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名主持人12丨说演就演,说唱就唱……扬州这位名主持一近话筒,就入魔!

2019-07-19 10:51
订阅
已订


2019年7月,丽欣到扬州广电的第27个年头。


她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年轻许多。说话语速很快,吐字却很清晰,时而严肃,时而俏皮,时而欢动,时而深邃。


QQ图片20190712104922.jpg


她是节目上的多面手。从《热线你我他》《空中大排档》到《985早新闻》《市民热线》《行风热线》,再到《话里话外》《三把叨》《与法同行》,27年来,丽欣主持的节目风格多变,生命力强,且都是拿得出手的“名牌”节目。


她把节目看得比天还大,对她来说,最高兴的就是:节目得到认可。



从“播音员”到“主持人”



1990年,扬州市普通话大赛,小姑娘丽欣凭着对普通话的热爱,兴冲冲地报了名。做“播音员”,那是她从7岁开始就在心里扎根的梦想。


从全市700多人中脱颖而出,丽欣梦想成真。然而,一上岗,却发现这行远不是自己想的“对着稿子念一念”那么简单。正巧赶上广播改革,采编播合一,这意味着采访要自己来,稿子要自己写,片花也要自己做,原本从事幼师工作的丽欣一下懵了——这些她完全都不会啊!


不想就这么被困难打倒,丽欣一一从头学起。做的第一个节目是《热线你我他》,没基础的她就用笨办法——提前把稿子写好带进直播室。结果,又被批评了:“丽欣啊,进直播室不是带稿子,是带脑子!你这还是播音员,不是主持人啊!


微信图片_20190711223047.jpg


虽然饱受打击,但她却越挫越勇。接下来,每次上节目前,她都会先到领导办公室彩排、对稿,直到不带稿子也胸有成竹。


高强度的直播很是锻炼人,很快,丽欣便从“播音员”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主持人”。

 


最高兴的事:节目被认可



从业27年,丽欣拿了无数个奖。


从前看报纸只看娱乐版的她,没想到有一天会做时政节目。面对挑战,她总愿意试一试。为了能更专业,她开始看报纸的头版新闻,并主动关注政策条例。她常做的事是剪报纸,把有用的都剪了贴起来,不时翻一翻。以前她不关心的信息,现在都会考虑听众会不会关心。听众的问题答不出来,就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做得还不够。


行风热线主持照.jpg


一晃《行风热线》已经做了13年了,丽欣也算是“老司机”了,却依然谨慎,每期节目做完,她的耳机套都是湿的。这个节目不但需要对政策的熟知把握,还需要有很强的沟通技巧。有的听众打电话带着情绪,或者只站在自己角度,甚至提出不合理的诉求,而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倾听、疏导,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办法。


比如,一名老人在节目里投诉一名医生:“我腰疼,医生看了后说让我回去睡觉,太不负责任了!”丽欣厘清头绪后告诉老人,“这个医生很靠谱,只不过是通俗地把专业术语‘卧床休息’说成‘回去睡觉’。难道非得给你开药、挂水才是好医生?”一席话说得老人茅塞顿开,笑眯眯地挂了电话。


节目播出之后,有听评员专门写文章表扬丽欣“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理解老年人,缓解了医患矛盾。随后,这期节目还获得了2018年度江苏省广播社教类节目一等奖,尽管节目里,丽欣因为重感冒鼻音很重,甚至还有咳嗽声。而这也更让丽欣坚定:只要对听众踏实、认真、贴心地服务,自然会获得良好的口碑和专业评委的认可。


QQ图片20190712105053.jpg



“分裂”而“随变”



27年来,丽欣一直都在节目前线冲锋陷阵。


你可以在一天的多个时间段和她“碰面”。早晨7点的《985新闻》里,她“字正腔圆播新闻”;中午11点的《行风热线》中,她“一身正气去维权”;傍晚5点半的《话里话外》,她又“嬉笑怒骂说新闻”……不同的节目,听声音,都是她,但看风格,反差有点大!丽欣坦言,一天中她要“分裂”好几次。尤其是在每天的晚高峰节目《话里话外》里,和胡钢搭档的她睿智幽默,“说演就演,说唱就唱”,很难跟眼前端庄的她联系到一起。


微信图片_20190711223015.jpg


2013年,丽欣从幕后转到台前,“丽齿钢牙”组合开始做电视节目《三把叨》。“想不到,在人生脸最大时上了电视!”一开始的她有点不自信,但“试一试”后发现,观众反馈不错,甚至评价她“很可爱”。


同事们都夸她是“百变”丽欣,她幽默地回答:“夸张了,夸张了,我是‘随变’丽欣。”对,没毛病!就是可以随节目风格而变的丽欣!



永远年轻,永远好奇



尽管已是资深主持人,但丽欣给人的感觉很“年轻”,从着装、谈吐到精神。如果要问秘诀,那大概便是——紧跟潮流,保持好奇心,一直去学习。   


“听众要换节目太方便了,要留住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词汇、一个段子、一个音乐。”她坦言,所有打破传统媒体模式的都要去学习,不然便会被淘汰。


微信图片_20190711223026.jpg


她和年轻人一样乐于接受一切新鲜事物。她的手机上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时刻关注当下的热点话题;只要空闲,她都戴着耳机,关注其他节目的架构、亮点;她自己做的节目也经常改版,这样才能吸引受众;她参加创新节目大赛,和90后一起PK,并获得了一等奖;最近,她还在研究淘宝直播、抖音直播……一直以来,她都逼着自己往前走,也不断发现自己有进步的空间。


2019年,丽欣又做了一档新节目——《与法同行》,而她在为听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在努力学习法律常识。


微信图片_20190711222954.jpg


幕后揭秘



“高贵”混血儿


丽欣的爸爸是贵州人,妈妈是高邮人,所以她常开玩笑自称“高贵”混血儿。

 

话筒前后的她,反差特别大。现实生活中,她不喜欢旅游,怕遇见熟人,怕交际应酬,人多时尽量保持沉默。但推上话筒、戴上耳机后,就变成了一个“话唠”。


生活基本两点一线——工作,回家。她住维扬路北段,单位在维扬路中段,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就会迷路。最大的爱好,便是听广播。“人的智慧,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或许在旁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有些单调,但她乐在其中。


这几年,她开始喜欢做手工、种花、磨蜜蜡、学美食、做家务……搭档胡钢夸她,“终于开始有点生活情趣了”。


微信图片_20190711223114.jpg


作者:
来源:
编辑: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