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非遗 | 贵而不奢的多宝簪花

2021-01-31 09:55
订阅
已订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簪花是古人崇尚自然的美好,将花朵插在发髻或者帽子上的一种装饰方式。扬州的簪花习俗源远流长,有雍容华贵的绒花,有清新淡雅的通草花。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另外一种簪花类型——多宝簪花。


陈琦:
多宝簪花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寓意,有的是通过它的材料来体现它的意思,有的是通过花片的造型来体现它的意思。


在扬州市邗江区汉文化协会的工作室,一场别开生面的多宝簪花课程正在进行中,学员、老师皆身着汉服、头戴发簪,古色古香、别有韵味。


簪花制作爱好者:
这是我第五次的课程,今天做的是一朵簪花,一朵花就是一个比较美的呈现。 

簪花制作爱好者:
我觉得这个多宝簪花特别有底蕴,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


《说文解字》中记载:“笄,簪也”。笄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的用具,也是一种饰物,后称为“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鲜花或其他材质的花纹插于发髻间视为美,称为“簪花”。

陈琦:
簪花实际上起源于汉代,在唐代开始兴盛,在宋代达到高峰。


今年57岁的陈琦是邗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簪花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说起扬州簪花的历史,她头头是道。


陈琦:
扬州最典型的一个簪花的典故就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四相簪花,当时扬州的一个太守韩琦,他的府院里面长了一朵芍药,它是一种好的品种叫金带围,于是太守韩琦他就高兴,邀请了当时住扬州的王安石、王珪、陈升之四个人来喝酒,席间就将盛开的芍药金带围摘下来,每个人头戴一支,传奇的是,后来三十年里面,四个人都升了宰相,这个就是扬州的一个美誉。


在古代,簪花初始是以鲜花簪戴,然而花卉离开了根茎之后不能长时间保存,很快就会枯萎凋零,于是手工簪花工艺应运而生。



陈琦:
通草花和绒花在宫廷进贡的份额比例也比较大,但是多宝簪花相对来说,它的身份、用材、价值更加不同,除了观赏价值之外,它还有收藏价值。


多宝簪花是一种以金属丝、贝壳、珊瑚、珍珠、点翠等材料,运用花丝、镶嵌、缠花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头戴花。2017年,当时从事房地产工作的陈琦在山西进行项目考察时第一次认识了这种美好的古老饰品。


陈琦:
在景点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人家民间收藏的一个簪花,当时就是觉得观赏性也特别强,然后它的制作技艺也是有研究和传承的价值,就觉得老祖宗的东西太精美、太好了。


一支小小的多宝簪花点燃了陈琦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向往。为了做出自己心目中的多宝簪花,回到扬州之后,她遍访名师、搜集资料,刻苦钻研制作技艺。


陈琦:
比如说《扬州工艺志》上面就是把各种民间制作的手工艺都进行了归类,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也学到了一部分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去民间,比如说大商场边上做金银器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经过近一年的潜心研究,陈琦终于完美复刻出了多宝簪花。今天这堂簪花课,陈琦就是在教大家制作一种相对简单的多宝簪花——辑珠簪花。


陈琦:
它的主体最大的部分,就是用珠串成的各种花片,然后再加上各样的多宝,所以说它叫辑珠簪花。



陈琦
做一个创造性的东西,你肯定是要有一个冲动,特别是多宝簪花,你想要做的主题,就牵扯到它的用材。



铜丝、发钗,再加上珍珠、珊瑚、翡翠等十多种配饰,材料就准备齐全了。


陈琦:
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力要均匀,绕的速度要均匀,然后它的丝线就会绑得比较厚薄自然,重要的要点就是不能露白,不能把铜丝和里面枝干的颜色露出来。


陈琦右手捏着丝线,左手捏着铜丝不停转动,不一会,一根花丝就制作完成了。

陈琦
作为簪娘来说,手上出现蜕皮,被扎出血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其实做簪花是非常磨练人的意志的。



美丽需要付出疼痛的代价,但簪花爱好者们甘之如饴。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制作,十多根花丝制作完毕。


将制作所需的装饰配件,一一绞在花丝上,这一过程讲究使用巧劲。

陈琦
绞丝的时候也就是三道四道,不能太多,也不能受力太猛,否则铜丝它就会断了,许多手工艺的东西真的是凭感觉的,所以有时候想到古人叫心灵手巧这样一个词的话,寓意是很深的。


将所有装饰好配件的花丝绑在一起,再与发钗结合起来,拉出高低长短,形成错落有致的造型,这一步骤叫做整型,最考验制作者的手艺、美感和经验。

陈琦
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灌输到作品中间,在作品创造的时候,赋予它一个新的生命力。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精心制作,这支多宝簪花终于完成了。玉佩在玛瑙的映衬之下更显质朴,小巧灵动的珍珠和玉蝉又平添了一份活泼可爱之感。

陈琦
因为多宝簪花它本身来自于宫廷,显得很奢华,但是有扬州的文化底蕴,所以它就是贵而不奢。


近年来,陈琦将自己制作的簪花运用到了各种汉文化演出活动中,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演员和观众的喜爱。陈琦的簪花渐渐有了名气,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找到她,希望她能教授簪花制作技艺,甚至还有不少人提出了“私人订制”的要求。最近,陈琦还经营起了直播,面向海内外网友教授簪花的历史和制作技艺。

陈琦
可以帮扶到更多的闲置在家的一些妇女等等,然后让它形成产业,后续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之下,我觉得这个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记者:
来源:扬州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陈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