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盆盆形态各异的盆景,从枝干到花蕊,都是王顺霞一钩一线编织而成的。其中,这幅《荷塘月色》曾荣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

王顺霞手下的荷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打着朵儿的,而这高低错落的荷叶就像是亭亭舞女的裙摆。

绒线钩织技法,主要有长短针和松紧针。手法虽然不多,但寸劲都在指尖。王顺霞的手上功夫已经练了快60年,她的师父就是自己的母亲。


王顺霞的母亲是仪征出名的手艺人,剪纸、绣花、钩花都是她的拿手绝活。而王顺霞偏偏对钩花情有独钟,从上学到上班,这门手艺就没有丢下过。连嫁妆,都是自己亲手完成的。

2000年,45岁的王顺霞下岗了。闲来无事,她就钩织一些小花样送给亲戚朋友。有一天,朋友带着一束玫瑰花来家里看她。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束玫瑰花改变了王顺霞的下半生。

传统的钩花大多是平面的,通过缝织再加工成各种形状,而玫瑰花的花瓣形态各异,如何钩织出凹凸卷曲的线条成了一个难题。王顺霞不断观察,不断尝试,可直到家里的玫瑰花枯萎了,她也没能琢磨出来。不过,她并没有就此放弃。

经过一个多月不断尝试,王顺霞终于成功用钩子和棉线创作出了漂亮的玫瑰花。

此后,王顺霞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妇联还支持她开办了手工钩织工厂,专门帮扶下岗女工再就业。

那时快50岁的王顺霞没有就此满足,她还想打破传统,让钩花技艺再上一个台阶。

白天时间分散且不固定,主要的创作只能在晚上进行。

在外人看来,王顺霞是一个为“钩花”成魔的艺术家,而对于家人来说,更多的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王顺霞在仪征大市社区办了一个免费的绒线钩织技艺培训班,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姐妹。

梁永云:心灵的工艺品,都是她的心血,我看到她的那些作品,大开眼界。

2019年10月,王顺霞成功将“绒线钩织技艺”申报为仪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要把这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