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史话 | 百年风雅董尚书

2020-06-25 16:34
订阅
已订
压顶.jpg

董恂(1807—189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历任户部主事、湖南储运道、直隶清河道、顺天府尹、都察院左都御史及兵、户两部侍郎、尚书,官居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四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全权大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董恂,清朝末年,官至户部尚书




为官清廉,忠正耿直。在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俄、美、英、比利时签订通商条约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随机应变、风度儒雅、正气凛然,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台湾作家高阳先生在所著《慈禧全传》中这样提到董恂:“董恂字韫卿,扬州人,人极聪明,博览群籍,而在讲理学的人来看,他搞的是‘杂学’。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必定自负,与人交接,傲慢不礼,所以有个外号叫做‘董太师’,是把他比作董卓。‘董太师’以户部侍郎在总理通商衙门行走,有一套‘正人君子’所不屑为的花样跟洋人打交道,颇受恭王的赏识。”董恂在同列强的周旋中,既讲求礼仪而又不失原则,可谓是“识时务者”。同治十年(1871),镇江海关查获漏税洋船。根据规定,应予驱逐。董恂闻之,怒不可遏。遂召见英驻华使节,严词斥责,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英使“气夺语塞”,被迫按章办事,洋船狼狈而去,国人闻讯,朝野上下无不拍手称快。

多才多艺、尤工书法。他是英诗汉译第一人。据钱钟书先生说,中国可考的最早的文学翻译者,是董恂。他于19世纪60年代所译的英国著名诗人朗弗罗的《人生颂》,先于梁启超译作《佳人奇遇》以及林纾的译作将近三十年。
    董恂擅长书——尤其是隶书,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月,书徐玉丰撰《重建万寿宫记》,同治十一年(1872)五月,书蒋超伯撰扬州《重建平山堂记》,光绪五年(1879)七月,为北京有声画楼书楼外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俱有情,”字体清丽洒脱,仙风道骨,乃书中上品。其书一出,京城临摹着无数,一时洛阳纸贵。

董恂笔耕终生,著作等身。先后著有《随轺(yáo)载笔七种》、《楚澶(chán)江程》、《荻芬书屋诗文集》和《手订年谱》等近百卷。

董恂一生别无他好,惟爱书如命。为官数十载,公余手不释卷。退隐山林,耄耋之年以“还读我书”名其屋。82岁高龄,臀无肉,不能久坐,则卧床而读。84岁还重金购买阮元编纂的长达1408卷的巨著《皇清经解》,日夜研读,可谓一息尚存,读书不辍。

运河骄子、心系家乡。身居京城的董恂,心里却时时惦念着千里之外的家乡。惦念着那些洪水肆虐下而流离失所的父老乡亲,1852年董恂奉命负责江南漕运,经过家乡为运河东堤的镇水铁作铭词:“淮水北来何泱泱,长堤如虹巩金汤,冶铁作犀镇甘棠,以坤制坎柔克刚,容民畜众保无疆,亿万千年颂平康。”

 


邵伯铁牛



 

他热心乡里慈善事业,捐资博爱堂,创建恤嫠会。收养了无数无家可归的老弱病残。他曾捐出自己的养廉金2000两白银,倡建邵伯河西大街,并以遒劲的隶书,为其命名“参府街”。咸丰五年(1855),董恂出于对故乡的热爱,有感于“目穷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立志编撰家乡志《甘棠小志》。该志史料翔实,文采飞扬,详尽记叙了古镇一千余年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庵观寺庙,名胜古迹和历代骚人墨客吟咏邵伯的诗词歌赋,为家乡后人收集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史料,深受人们的喜爱。北京、上海、广州乃至美国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邵伯人更以拥有一本《甘棠小志》为骄傲。将她视为家乡的“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甘棠小志



 

光绪十八年(1892),董恂溘然长逝于北京尚书府,终年86岁。肃然的灵堂高悬一付挽匾“不惠不夷渺沧海之一粟,而今而后听史论于千秋”,中云“还读我书”。此乃董恂临终前自书自撰的挽联。其高尚人品,豁达的胸怀于此可见一斑。光绪皇帝亲赐祭文,赞誉“董恂性行纯良,才能称职……,名垂青史,聿昭不朽之荣”。

 



位于邵伯镇的董恂读书处



 

目前位于邵伯南大街的董恂读书处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伯镇政府对其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保护,将布置为董恂纪念馆进行展示。


记者: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彭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