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孩子放假在家的时间远超想象。原本以为上网课了,孩子们该安稳了,可哪知一些“熊孩子”却借趁机玩起了游戏。江都的顾女士就大伤脑筋,她12岁的儿子背地里玩网游充值,两个月,损失11万,相当于玩掉了一辆轿车!
顾女士在梳理银行流水后发现,上面的消费金额少则10块20块,多则三五千。而自己的儿子--小力,在两个月的时间里,玩过的游戏高达十多种。
原来,寒假里顾女士给儿子报了网络课程,为方便操作,便给了孩子一部手机。此前,她担心孩子偷偷打游戏,还时不时的去查点,并没有发现异样。岂料,背地里,小力不仅注册了微信账号,还翻出了妈妈的银行卡,并用手机搞定了家里的“财政大权”。
为了挽回损失,顾女士拨打了相关平台的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回复,没有经过监护人允许的未成年人消费是可以退款的,但顾家长需要提供详细资料,平台会进行审核,并给出退款方案。
由于涉及的游戏种类、平台太多,顾女士完全梳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她希望其他家长吸取教训,要密切关注孩子,不能流于表面。
更多内容,敬请收看每晚播出的《关注》节目。